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跨國間的商務合作也愈加頻繁,在全球背景下的跨文化溝通和交流中出現的溝通障礙成為越來越突顯的問題。不同種族、不同文化所帶來的文化沖擊,不僅給商務談判、跨國并購帶來了許多的難題,也給跨國公司的管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這時候,學習跨文化溝通方法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跨文化溝通,簡單來說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互相交流信息,傳遞信息和情感的過程。在跨文化溝通的過程中,感知和知覺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跨文化溝通中產生的種種障礙通常都是由感知方式的差異造成的,所以,要解決跨文化溝通中的障礙,首先就必須了解不同文化中人們感知世界的不同方式,由此才能找到解決溝通障礙的方法。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幾個跨文化溝通中的要點,讓你的跨文化溝通過程不再困難。
1、入鄉隨俗
入鄉隨俗,原意是到一個地方就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生活,而在跨文化溝通中時,可以理解為尊重不同文化的風俗習慣以及不同文化中同事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比如歐美公司中通常提倡領導和員工打成一片;而中國公司中則強調尊卑有別。所以如果在與歐美國家同事進行溝通和交流時,適合將領導和員工以相同的待遇對待;在與中國同事交流時,則應該根據職級的高低相應地做一點差別對待,比如吃飯時需要將職級較高者安排到主位就坐。
2、說話方式
不同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會造成不同文化下人們說話方式的不同。通常來說,西方文化下人們說話的方式會比較直接,東方文化下人們說話的方式會比較委婉。比如西方人說話的內容一般就是其想要表達的意思;而東方人說話的內容、說話時的語氣和場景,都和其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有關,有時候說話的內容往往不是其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所以在與西方人交流時,很好是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意圖;而在與東方人交流時,多察言觀色往往能使溝通更順暢。
3、時間觀念
中國人的時間觀念通常比較模糊,“我快到了”可以指5分鐘到、可以指10分鐘到、甚至可以指一小時后到,人們通常也不會對遲到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有什么反感情緒。而西方人的時間觀念一般比較精確,約定見面時間常常會精確到分鐘。所以在和歐美同事溝通交流時,在時間約定方面要注意對方是否有特別強調具體的時間,而和中國同事交流時,則應該提前做好準備,留足充足的時間,以免遇到尷尬的場面。
總之,跨文化溝通是一個溝通雙方互相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在溝通交流中要對對方的行為習慣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尊重,如此才能在溝通過程中如魚得水,提高溝通效率。